设置
上一章
下一章
返回
设置
上一章
下一章
书页
前一段     暂停     继续    停止    下一段

22、国祚蜩螳不允辞、宗庙为念选后妃

梦想岛中文    明祀
🔊点这里听书
*已支持Chrome,Edge,Safari,Firefox浏览器

  “元辅劳苦功高,理应嘉赏,至于大冢宰所言,放行休沐归家一探,朕深以为然。

  向使项羽匹夫,亦知富贵不归故乡,如衣绣夜行,谁知之者!

  今公官居一品,为国朝栋梁,若不归乡一探,报于祖宗知晓,实在有失孝道。

  然国朝蜩螳,吾初登极,尚未成人,且先劳烦先生,再操劳数年,待朕成婚之后,可赐驰驿返乡何如?”

  朱厚熜此言,则尽显圣明君主之德,不但未曾以天子之尊擅自决议,还以一副商量的语气,对着杨廷和言。

  要知明代皇帝,大凡私自有决议,且无关政务之事,多为直接中旨下达,极少数会与公卿商议。

  中旨,即皇帝所发诏谕,且不经过政府,直接有内廷发出。

  在明代属于乱命一系!

  百官基本不会认同。

  但其作用,却与走内廷、内阁、通政司、科道审核,所发出圣旨一般无二。

  极少数人,能够阻挡中旨发行。

  如明宪宗时传奉官,皆是由中旨所发,百官虽然不认可,但依旧可以奏效!

  再如明孝宗,以中旨传召天下地方官员,入贡皇宫,或是播放盐引给勋戚、宗室等,同样也是中旨。

  且明朝中旨,几乎贯穿一朝,历代皇帝多多少少都会有以中旨行事。

  故而所谓天子令不出紫禁城说法,在明朝而言,根本无法成立。

  正德当初果欲传召天下大夫,则一道中旨,完全可以完成其所欲也!

  根本勿需让内廷询问内阁之意!

  至于为何会有如此一举,则成天下迷案。

  若是内廷矫诏、或是正德好玩、或是内阁真有让正德暴毙之心,除非能够挖出正德陵墓,寻得一丝记载,否则此事永远无法证明,原因到底为何。

  朱厚熜如此客套,百官自然无不欣喜若狂!

  天子乾坤独断,的确是好事,可同样易成刚愎之用。

  然天子询问公卿,无论其心意为何,却也表示愿意兼听则明,而非任何事,不与朝廷商议,私做决定,让百官无所适从!

  是故王琼当即伏拜在地:“圣人贤明,是臣思虑不当,今闻陛下谈及成婚亲政,臣以为可速命天下挑选秀女入宫,侍奉皇上。”

  王琼本身人精,现在又一门心思想要讨好朱厚熜。

  故而朱厚熜甫谈及结婚,其心中便开始活络。

  盖其已然听懂弦外之意也!

  今上何故提及结婚?

  难不成只是觉得自己还未成婚,思想不够成熟,故而思事不够缜密邪?

  非也!

  皇帝岂能如此无聊?

  此有深意也。

  盖古人代表成人,一曰“加冠”、二曰“大婚”!

  二者得其一便足以证明成人,无论年龄几何。

  如周文王十二加冠,十三生伯邑考!

  天子大婚古往今来,便是意味着亲政。

  虽然这个规矩在明朝并无大用,但天子可名正言顺,向世人昭示:“朕已成人,国中内外之事,可一力绝之!”乃是堂堂正正之道。

  是夫才有王琼心思如此活络。

  甫听闻皇帝言自己未婚,便急于告知朝堂,皇帝可选秀女充斥宫廷。

  而百官对于此事,也无甚可拒绝之地,甚至而言,乃喜乐见闻之事。

  固然天子大婚,与其无干。

  天下官员,亦不可为国戚。

  然经历孝宗、大行皇帝之事后,则此事尤为重要!

  曩者!明孝宗皇帝独爱张太后一人,于宫中无数宫女视之不见,一心修佛、修道!

  无论群臣如何劝谏,一概不听,任然固执己见,独宠一人。

  结果就是,张太后所产三人,大行皇帝厚照、太康公主秀容、蔚悼王厚炜三人,后二人,太康公主四岁早夭,蔚悼王生龄不足两岁早夭!

  若蔚悼王尚存,今安有幼年天子在位之事邪?

  至于大行皇帝,倒是与其父孝宗皇帝倒是截然相反,不但不独宠一人,还极好酒色。

  向使本就羸弱的身体,依然四处采花,毫无节制,从而毁坏圣体,一无所出,让百官公卿简直徒呼奈何。

  更让百官头痛的便是,此人宫中无数秀女不要,偏爱九边乐工妇人,简直是开国百余年,最大奇葩。

  当然,这都不算什么,还有更头痛的便是,百官见其无子,又喜好四处乱跑,鱼龙白服,故而请其学宋真宗、宋仁宗抱养宗室子弟,以安臣民之心。

  然亦不从!

  但南巡、北狩却依然如故!

  实在是令人伤透脑筋!

  经历这两番事的朝廷,现在急需要一个皇子。

  哪怕今上圣龄尚幼,但国有嗣君,不亚于天子登基之事。

  盖因有了子嗣,臣民知道日后国家,该如何承之。

  倘使朱厚熜突然又一次暴毙,却留下幼子,哪怕此子不过刚刚满月,那也是新君不二人选,任何人不可跨越他,再选他人。

  不然天下人皆不服。

  可如果朱厚熜没有留下子嗣,那问题可就变得更大了。

  是选益王世子厚烨、还是崇仁郡王厚炫、或是崇仁郡王世子载增?

  此皆无定论。

  即使按照礼法,长子不继他人,益王世子厚烨被排除,那还有崇仁郡王厚炫、崇仁王郡世子载增尚在。

  这两父子,该挑何人好呢?

  有人会说,反正不是父子二人嘛?

  何人做皇帝不是做?

  非也!

  如果朱厚炫为皇帝,则必然会承继明孝宗之嗣,成为明孝宗之子,从此与益藩无半点关系。

  有了朱厚熜所上一课,下次再请新君入朝,必然不会再出现现在纰漏,而是按死一定要继承何人之统。

  至于朱载增继位,麻烦更大,虽然他是第一顺位继承人,但留下的问题,犹如无头线坨一般,让人无法理清。

  首先,便是朱载增继位,继何人位?

  正德皇帝、还是明良皇帝?

  好,算是明良皇帝绝嗣,朱载增入继正德皇帝嗣,认正德皇帝为皇考,自称儿臣!

  那难题又来了,朱载增尚不到十岁,肯定无法亲政,甚至很长一段时间,如明英宗、明神宗一般,无法触碰高贵的皇权。

  那这个情况之下,何人秉政?

  明英宗祖母强势之辈,故而朝政决于其手,明神宗祖母杜太后比其祖嘉靖皇帝还死的早,故而朝政决于其母李太后手中。

  眼下的张太后,固然野心配不上智慧,但也有一丝野心。

  会不会割舍政权给自己儿媳妇,犹未可知!

  且前朝如何安排?

  是杨廷和继续辅佐,还是让其早早去位?

  这一切都是难题!

  自古天家无小事,并非只是说一说!

  若是普通人,无非就是父死子继,无子挑选子侄入嗣,家主何人年龄最大,则由何人主持家中大小事务,易耳。

  然一国之君,非同小可!

  一个不慎,便会惹出无限麻烦。

  如同杨廷和起草颁布的遗诏,不就是掀起了一阵风浪?

  这还是朱厚熜,与历史的嘉靖处理方法不同。

  不然按照历史进程,过不了多久,开“大礼议”掀起党争风波,整个朝堂无一人能够幸免,甚至波及南京陪都官员…

梦想岛中文    明祀
上一章
书页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