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上一章
下一章
返回
设置
上一章
下一章
书页
前一段     暂停     继续    停止    下一段

102、杨阁老跋扈抢言、严编修谈论优免

梦想岛中文    明祀
🔊点这里听书
*已支持Chrome,Edge,Safari,Firefox浏览器

  然而文渊阁内群臣听完朱厚熜话后,各自脸上透露着茫然之色。

  盖因众人根本不知,皇帝所说为何物!

  为何会有此等说法。

  于是杨廷和,拱手而问:“敢问圣人,何谓摊丁入亩,又何谓士绅一体纳粮当差?”

  后者从字面意思,杨廷和尚且懂得,可前者,杨廷和根本不介其中之意。

  杨廷和不懂,群臣同样不懂,在杨廷和问后,皆带着求知目光,朱厚熜。

  他们不懂,朱厚熜其实也不懂,但好歹也曾经历过地摊文熏陶,于是用自己理解方式,穿凿附会解释:“摊丁入亩,即废除本朝原本税法,而以田地均摊,田多多收,田少少收,如此即使有人兼并土地,可却需要缴纳赋税一文不少。

  士绅一体纳粮者,即凡大明百姓,皆需缴纳赋税,服役当差…”

  朱厚熜这么一说,群臣不但没有解惑,反而更加愕然,于是再问:“敢问圣人,士绅所指为何?”

  朱厚熜眉头一皱,他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头了。

  但心里私自以为,这是在场之人不愿缴纳赋税,于是斩钉截铁说道:“自然是读书人…”

  “严编修,你且告诉圣人,此策为何!”

  杨廷和还没等朱厚熜说完话,直接打断,而是对着一旁的严嵩吩咐一句。

  朱厚熜心中大为火光,怎么也没想到,杨廷和到了今日这般田地,依然如此跋扈,竟然又一次抢话,更让他恼火的是,杨廷和居然当着他得面,指使严嵩做事。

  什么时候,内阁大学士有这种本职工作了?

  正在朱厚熜心中暗自发火之时,严嵩咳嗽两声,面色略显尴尬说道,拱手奏对:“圣人此言略有瑕疵,伏望三思而言!”

  严嵩本来也不想接话,但奈何朱厚熜之言,的确存在巨大问题,于是拱手尴尬而言,便是为了避免皇帝一错再错。

  然而朱厚熜听后,眼中闪过一丝不满,心里暗道:“严嵩什么时候和杨廷和混在一起了?”

  对于二人一唱一和行为,让朱厚熜本不愉快的心情,再次变得更加糟糕。

  他将严嵩引为心腹,何以料之其今转投向杨廷和?

  “奸臣”这个本已经慢慢消逝的标签,也在此刻再次提及…

  不过眼前不是动怒之时,遂只得沉声问道:“何意?”

  “诚然洪武十一年,丁卯日,太祖谓省臣曰:「食禄之家与庶民贵贱有等,趋事执役以奉上者,庶民之事。若贤人君子既贵其身,而复役其家。

  则君子、野人无所分别,非劝士待贤之道。自今百司见任官员之家,有田土者输租税外悉免其徭役,著为令…」”

  严嵩侃侃而谈,朱厚熜听了个大概,此诏之意为,明太祖觉得有功名之人,乃是以脑子吃饭的,是尊贵的君子,与平常庶民不一样,故而要免其徭役。

  然而后面又加上“自今百司见任官员”则意思便再次变动,将这个君子确立,只是食俸禄之人。

  如此看来,这个规定倒是也显得正常,毕竟明朝以南官背调,北官南做制度。

  总不能人家做官做到一半,就放下手中政务,返回家中服役。

  这显然不符合道理。

  但朱厚熜还是不明白,这跟他先前所言有何关系?

  而且此言不是已然证明,士大夫无须当差?

  固然这里面没有说读书人之事,但不是还有官员?

  正当朱厚熜想继续问,严嵩再次侃侃而谈:“须知我朝徭役有二,一曰正役、二曰杂役。”ωωω.⑨⑨⑨xs.co(m)

  严嵩这句话朱厚熜倒是知道,正役亦称“里甲正役”,其中包括办纳税粮,编户之役,里甲三办。

  而杂役,也称“杂泛徭役”,便是民间出丁给官府当差。

  杂泛徭役有力差,银差之分,银差可使钱,让官府雇役,力差则是,应役户亲身充役。

  但这还是与他此前所言,并无太大联系,是故便问:“这与汝谓朕言有误,有何干系?”

  “陛下莫急,且听臣细细道来!”严嵩听到朱厚熜之言后,不疾不徐答了一句,然后便道:“至于优免赋税一事,除却天灾、人祸以外,并无免除赋税一说。

  是故大明会典卷之20户口二赋役皆有优免限制,陛下回去之后可仔细御览。且国朝免优免,只限免除杂役,对于田税一事,重来不曾提及。

  至于士绅,更是无稽之谈,大明会典卷之13上致仕宣德十年诏:「文武官年未及七十老疾不能任事者,皆令冠带致仕,免其杂泛差徭。」

  与大明会典卷之20户口二赋役洪武十八年议准:「见任及以礼致仕官员、照例优免杂泛差徭。」

  由此足以明白,即便是官员,或是致仕官员,也只是免除杂役而已,其余人又岂有免除赋税之权?”

  严嵩一言,直接将朱厚熜问的哑口无言,心中不禁愤愤骂道:“什么狗屁文官不用缴纳赋税,吃饭的公众号就应该吃屎去!”

  盖因其先入为主,以为明朝文官不需要纳税,所以才说出那番话。

  可如今严嵩拿着大明会典,讲他的脸打肿,让其一时间,不知如何作答。

  不过这也不能怪公众号,毕竟是自己不学无术。

  盖因文官不用缴纳赋税一说,还是历史嘉靖开始,嘉靖二十四年定制优免则例:「京官一品,免粮三十石,人丁三十丁…九品免粮六石,人丁六丁,内官内使亦如之,外官各减一半。

  教官、监生、举人、生员各免粮二石,人丁二丁…以礼致仕者免十分之七,闲住者免一半,其犯赃革职者,不在优免之例…

  如户内丁粮不及数者,止免实在之数,丁多粮少,不许以丁准粮,丁少粮多,不许以粮准丁…」这才有了所谓的免税。

  不过这个所谓的“优免役粮三十石”,是指优免税粮,还是指优免附着于“粮三十石”上的徭役,那就并不清楚了,反正还有另类解释。注1

  不过还是一言蔽之,现在是必须缴纳赋税的。

  可朱厚熜连优免则例条文,何时出现都不知道,又何谈知晓所谓的优免,其实并不包括赋税在内?

  他所见到公众号知识,无一不是谈及明朝“士绅集团”、“江南士大夫集团”无须缴纳赋税,至于有何证据,他并不知道。

  反正心里一直告诉自己:“我就是网上图个乐子,至于事情真假,与我何干?我又不是搞历史研究。搞清楚这些事情,能让我快乐吗?”

  然而严嵩今天就给他上了一课,不先去求证,而是随便张口就来,早晚只会被人按在地上摩擦。

梦想岛中文    明祀
上一章
书页
下一章